1959年股票开户配资,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期间,钟仁辉将军作为云南楚雄军分区司令员受邀赴北京参加庆祝活动。然而,他在庆典现场显得异常坐立不安,与周围的热闹氛围格格不入。这并非因为他感到拘谨,而是因为他心中藏着一桩未解的心事——他已经25年没见过自己的哥哥,钟志雄。
钟仁辉和钟志雄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。小时候,家境贫寒,兄弟俩经常吃不饱饭。不过,幸运的是,他们有一个开明的父亲,把他们送上了学堂。尽管家里很困难,他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基础文化知识,这为他们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基础。
1931年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的叶坪成立,哥哥钟志雄成为了村里苏维埃政府的秘书,而弟弟钟仁辉则担任儿童团长。两年后,钟仁辉被选入红军,因其能说会唱,被分配到红一军团二师担任文艺宣传工作。不久,哥哥钟志雄也加入了红军,并被安排在红五军团担任文书。虽然兄弟俩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,但由于战事繁忙,他们并未有过多的机会见面。唯一一次相见是在长征途中的贵州黎平,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。
展开剩余79%钟仁辉在红军中小有名气,尤其因其精通唱歌、打快板、吹口琴等才艺,常常参与宣传队的演出。尤其是有一出名为《拉尾巴》的戏最受战士们欢迎,内容讲述了一位红军战士不愿退却,一心想前线杀敌的故事。在这出戏里,钟仁辉常常男扮女装扮演战士的妻子,他的表演生动感人,令战士们十分喜爱。有一次,红二师政委刘亚楼观看了演出,看到钟仁辉的精彩表演后,笑着调侃道:“喂!‘拉尾巴’过来看看,你是男的还是女的?”从此,钟仁辉便得了“拉尾巴”的外号,战士们对他都十分熟悉。
然而,战火纷飞的年代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1936年,钟仁辉和战友们在山西霍县县城刷标语时,遭遇敌人袭击。钟仁辉的脖部被炸伤,当时他昏迷不醒。醒来后,发现自己被宣传队长梁必业背着撤离。尽管自己伤势严重,钟仁辉不想拖累队伍,却被梁队长坚持背着撤退,并安慰他:“只要你还活着,我们就不能丢下你。”这一刻深深打动了钟仁辉。
随着伤势恢复,钟仁辉常常在心里想念哥哥,尤其在这动荡的年代,通讯不便,他无法得知哥哥是否安好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钟仁辉依然心系哥哥,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。
1959年,钟仁辉受邀参加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庆典。在庆典中,他通过打听得知北京中关村有一位叫钟志雄的干部,曾参加过红军。怀着激动和期待,钟仁辉马不停蹄地赶往中关村,并找到了一所房子。敲门后,当门打开的一刻,钟仁辉一眼认出了哥哥,立刻扑了过去,泪如泉涌:“哥哥,我终于找到你了!”钟志雄也认出了弟弟,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,久久不愿松开。
两兄弟重逢,仿佛所有的岁月与辛酸都在这一刻化为无言的喜悦。兄弟俩开始了漫长的叙旧,他们整整在一起度过了三天三夜,聊着过去,聊着那些失去的岁月。
钟志雄的革命经历与钟仁辉相似,早在1935年,他也曾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。当时,钟志雄所在的部队经过四川天全时,遭遇敌机轰炸,一枚炸弹击中了他的左臂,造成了严重伤害。尽管伤势严重,医疗条件简陋,钟志雄依然坚持行军,直到朱德总司令路过,才得到了救助。经历过这些艰难困苦后,钟志雄一直从事文职工作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他转业到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。
兄弟俩虽然在革命中各自有不同的岗位,但他们的革命信仰始终一致。钟仁辉在北京工作后,和哥哥的联系愈发频繁。两人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十分亲密,甚至在退休后还常常一同参加社会活动和省亲。
1995年,钟志雄生病住院,钟仁辉始终陪伴在床前,寸步不离。作为老红军兄弟,钟仁辉和钟志雄一生秉持着对党、对人民的忠诚,始终不忘初心,继续为社会做贡献。1991至1998年,钟仁辉连续两届当选为北京宣武区人大代表,尽管他与许多重要人物都认识,但他从不居功自傲,始终谦虚务实。
他们不仅继承了红军的革命精神,还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朴素的家风。钟志雄曾带着孩子们一起到大食堂吃饭,关注孩子们是否吃得饱,而不是吃得好;钟仁辉的儿女们也各个上进,积极为国家做贡献。钟氏兄弟常说:“与战友们的牺牲相比,我们已经很幸运了,所以我们心存感恩,知足常乐。”
这段感人的兄弟情深,见证了他们从血与火中走来,到步入新中国的和平岁月,历经风雨,依然不忘初心,为革命事业和社会贡献余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牛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